-
欢迎来到 HiMCBBS 论坛~ 加入QQ群:
879016948 获得最新公告,并与群友们一起聊天吹水!
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!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请尝试升级或使用
其他浏览器。
MCreator 结构生成指南
本教程将指导你使用
MCreator 创建基础结构,并配置其在世界中的生成规则。
1. 结构(Structure)与特征(Feature)的区别
在 Minecraft 中,世界生成(Worldgen)有两种方式放置方块组合:
结构(Structure) 和
特征(Feature)。
何时使用结构(Structure)?
✅
适用情况:
- 结构尺寸超过 16×16(宽×深)(即跨越多个区块)。
- 需要使用 /locate 命令定位该结构。
- 需要结构自适应地形(如悬空建筑、地下遗迹)。
- 每个区块最多生成一次。
- 接受原版结构配置的限制(如仅支持 48×48×48 最大尺寸)。
- 需要将结构数据存储于区块文件中。
📌
典型用例:
何时使用特征(Feature)?
✅
适用情况:
- 结构尺寸小于 16×16。
- 需要在同一区块内多次生成(如花草、矿石簇)。
- 需精确控制生成条件(如特定高度、特定基底方块、生成密度等)。
📌
典型用例:
- 自定义树木、小型矿物团、小型战利品地牢、地表装饰等。
注意:若需求重叠,优先选择提供更多必要功能的类型。
2. 构建结构
结构尺寸限制
- MCreator 默认:32×32×32(适用于 1.15 及以下版本)。
- 1.16+ 版本:最大支持 48×48×48。
创建测试世界
- 点击 MCreator 右上角 绿色播放按钮 启动测试环境。
- 选择 单人游戏 → 创建新世界。
- 游戏设置:
- 世界名称(如 Build World)。
- 游戏模式:创造模式。
- 开启 允许作弊。
- 世界生成:
- 世界类型:超平坦(便于建造)。
- 关闭 生成结构(避免干扰)。
- 可选设置(游戏规则):
- 关闭 昼夜更替(/gamerule doDaylightCycle false)。
- 关闭 天气变化(防止雷击破坏易燃结构)。
3. 结构建造技巧
关键方块
- 结构空位(Structure Void):
- 用于标记可被地形覆盖的部分(如树木枝叶、地下洞穴)。
- 获取命令:/give @p minecraft:structure_void
- 洞穴空气(Cave Air):
兼容性
- 可使用 原版方块、模组方块 或 自定义方块(需确保玩家已安装依赖模组)。
4. 保存结构
- 获取结构方块:
复制
下载
/give @p minecraft:structure_block
- 标记结构范围:
- 西北角(起点):放置结构方块在结构 外部最低点(X/Z 轴外 1 格,Y 轴 -1)。
- 东南角(终点):放置结构方块在结构 外部最高点(X/Z 轴外 1 格,Y 轴 +1)。
- 配置结构方块:
- 顶部方块设为 Corner 模式,命名(如 corner)。
- 底部方块设为 Save 模式,输入顶部方块名称,点击 DETECT 自动检测范围。
- 调整与保存:
- 手动调整坐标(若自动检测不准确)。
- 破坏顶部方块(避免后续冲突)。
- 底部方块输入 唯一名称(如 my_dungeon),点击 SAVE。
5. 后续步骤
- 在 MCreator 中导入保存的结构文件(.nbt),配置生成生物群系、间距等参数。
- 使用 数据包 或 模组代码 进一步自定义生成逻辑(如条件触发、动态调整)。
提示:测试时使用 /place structure <结构名> 快速验证生成效果。
1. 导入结构文件
- 准备工作
- 确保测试世界仍存在于工作区文件夹中(建议提前备份世界存档)。
- 导入步骤
- 进入工作区 → 点击 "Resources" → 选择 "Structures" 标签页。
- 点击 "Import structure from Minecraft",选择你保存的结构文件(.nbt)。
2. 创建结构模组元素
基础设置
- 命名:在 "Mod elements" 标签页中创建 "Structure" 元素,输入唯一名称。
- 结构选择:在 "Structure to generate" 中选择导入的结构文件。
生成规则
- 生物群系(Biomes):
- 必填项!指定结构可生成的生物群系(支持标签或单独选择)。
- 生成间距:
- Separation:最小间隔(区块数,必须小于 Spacing)。
- Spacing:平均生成间隔(区块数)。
- 生成阶段(Generation stage):
- 控制结构在世界生成流程中的顺序(从上到下=从早到晚)。
地形适配
- 地面检测类型(Reference ground detection):
- WORLD_SURFACE_WG:世界生成时检测最高非空气方块(适用于地表结构)。
- OCEAN_FLOOR:检测有碰撞箱的方块(忽略地毯,适用于海底遗迹)。
- MOTION_BLOCKING_NO_LEAVES:忽略树叶,支持流体(如地下结构)。
- 地形适配类型(Terrain adaption):
- beard_thin:村庄式适配(底部填充地形,内部挖空)。
- bury:要塞式适配(完全嵌入地形)。
- 投影类型(Projection):
- rigid:强制平整地形(保持结构完整性,推荐建筑类)。
- terrain_matching:贴合地形(适用于路径或自然景观)。
方块过滤
- 忽略的方块(Blocks to ignore):
- 勾选 air 可避免覆盖环境空气(使洞穴/地下结构更自然)。
3. Jigsaw 结构系统
连接机制
- 生成深度(Jigsaw depth):控制结构分支的延伸次数(如村庄房屋连接路径)。
- 最大距离(Maximum distance):分支结构与主结构的最大间隔。
- 连接池(Jigsaw pool name):
- 必须与结构中 Jigsaw方块 的 Target pool 字段一致(定义可连接的部件)。
- 备用池(Fallback pool):当主池无法生成时使用的替代结构。
使用技巧
- Jigsaw方块位置:
- 结构尺寸:若分支结构完全包含在主结构内,需确保边界匹配。
4. 测试与调试
- 定位命令:
复制
下载
/locate structure <命名空间>:<结构名称>
- 常见问题:
- 若结构未生成,检查生物群系标签或间距设置。
- 使用 F3 + G 显示区块边界,验证尺寸是否超限。
提示:复杂结构建议分模块制作,再用 Jigsaw 连接!